技巧一:双阶奖励 + 即时反馈
这是最经典、最基础的裂变模型,核心在于同时激励老用户和新用户,并且让奖励反馈尽可能即时,降低参与门槛和心理顾虑。
怎么做:
老用户奖励: 老用户生成专属邀请海报/链接,每成功邀请一位新用户(完成指定行为,如首次下单、授权用户信息等),即可获得奖励(优惠券、积分、现金红包、实物等)。
新用户奖励: 新用户通过老用户的链接/扫码进入小程序,即刻获得“新人专属福利”(如大额优惠券、立减券、专属礼包等),促使他完成首单转化。
即时反馈: 当新用户完成指定行为后,系统应立即通过服务通知或小程序内消息告知老用户“邀请成功,奖励已到账”,这种即时正反馈会极大地刺激老用户继续分享。
关键要点:
奖励设置要有吸引力: 奖励必须是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,且价值感要高于日常活动。
路径必须极简: 从老用户生成海报到新用户领取福利、完成转化,整个流程不能超过3步。操作复杂会大幅流失用户。
清晰的活动规则: 在活动页面明确告知用户需要做什么、能得到什么,避免误解。
案例:
拼多多: “帮忙砍价”就是极致的双阶奖励。老用户发起砍价邀请好友(帮助自己获得奖励),新用户点击帮忙砍价(有时也能获得红包或折扣券),裂变速度极快。
瑞幸咖啡: “送Ta咖啡”活动,老用户分享链接,请朋友喝咖啡。朋友领取后获得免费咖啡券(新用户奖励),朋友下单消费后,老用户也能获得一张免费咖啡券(老用户奖励)。
技巧二:裂变红包/券 + 社交关系链曝光
利用用户的“利他”和“利己”心理,以及微信强大的社交关系链,制造一种“福利扩散”的效应,增加品牌的曝光度。
怎么做:
老用户在小程序内可以领取一个“可分享的红包”或“礼品卡”,但这个红包是锁定的或需要好友帮助解锁/拆开的。
老用户将这个红包分享到朋友圈或微信群,利用好奇心(“快帮我点一下!”“有个红包大家一起领!”)吸引点击。
好友(无论新老用户)点击后,都可以帮助解锁/拆开红包,同时自己也能领到一份额度较小的红包或优惠券(利他性),而老用户则获得最终的大额奖励(利己性)。
这个过程中,品牌和活动信息会随着红包在用户的社交圈中不断流动和曝光。
关键要点:
利用好奇心与紧迫感: “3个好友即可解锁”、“24小时内有效”等文案设计能有效提升打开率。
降低参与门槛: 帮助解锁的好友不需要下载App,甚至不需要是小程序新用户,只需点击并授权登录即可,最大化参与人数。
视觉设计突出: 分享出去的红包海报或页面要设计得醒目、喜庆,一看就知道是有利可图的活动。
案例:
美团/饿了么: 分享“外卖红包”是典型代表。用户下单后获得分享红包的机会,分享到群后,群里每个人都能领到不同面额的优惠券,分享者自己也能获得一个大额券。这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在微信群里的分享频率。
京东: “拆红包”活动,用户需要邀请好友帮忙拆开,好友也能获得金币或优惠券,实现双赢和快速裂变。
技巧三:排行榜/团体PK + 荣誉驱动
除了物质激励,荣誉感、竞争心和团体归属感也是强大的驱动力。通过设置排行榜或团体任务,激发用户的好胜心,使其为了荣誉而主动传播。
怎么做:
个人排行榜: 举办“邀请赛”,设置一个活动周期(如一周),实时展示邀请成功数量的个人排行榜。对排名前列的用户给予高额奖励、稀缺礼品或荣誉称号(如“首席推荐官”)。
团队PK赛: 将用户按某种维度(如地域、加入时间)分成不同战队,以团队总邀请人数进行PK。利用团队的集体荣誉感,激励团队内的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分享,甚至会出现“大佬”带动新人的情况。
营造氛围: 通过公告、进度条、战队打Call等方式,持续营造竞争和热烈的活动氛围。
关键要点:
奖励要有梯度且足够诱惑: 榜首的奖励必须非常吸引人,才能让用户有冲榜的动力。即使中间名次,也要有相应的奖励覆盖。
实时更新与通知: 排行榜必须实时更新,当用户名次变化或被超越时,可通过消息提醒刺激他“夺回”位置。
适合有私域池的品牌: 这种活动特别适合拥有多个微信群、公众号粉丝量大的品牌,可以方便地将活动氛围烘托起来。
案例:
在线教育/知识付费小程序: 经常使用“奖学金”活动。学员邀请好友报名课程,不仅能获得现金返还,邀请人数最多的前十名还能获得全额奖学金、iPad等大奖,激励效果非常显著。
健身/运动类小程序: 举办“战队打卡赛”,不仅比拼运动数据,也比拼谁能拉来更多新队友,同时提升了活跃度和拉新效果。